首页 > 余阳卫鹰 > 第101章 吟鞭出雍州(二)

我的书架

第101章 吟鞭出雍州(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柳风眠一身狐裘大袄,头上戴着镶金紫金冠,一件白色的大氅披在身上,看起来比往日里要精神得多。

他在王妃的陵墓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母亲,儿子要远行了,一两年都可能不在长安,不能常来看望母亲了,还请母亲勿念!”

说罢他站起身,身旁的柳万墨说道:“你母亲会知道的。”

柳风眠点了点头道:“父亲,你说母亲要是还活着,她会让我去吗?”

柳万墨愣了半刻说道:“会的,你母亲一生侠肝义胆,最崇尚、最向往的便是那江湖儿女,他自然会让你去看看,你这次也算是带着你母亲的遗愿去看着江湖。”柳风眠点头。

“儿子,此去几千里,只愿你能够阅尽九州!待你回来之日,父亲亲自出城三十里去迎接你!”

“儿子定不辱使命!”

柳万墨笑道:“没有使命!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柳风眠笑了笑,忽然问道:“父亲,要是有一天儿子回不来了呢?”

“回不来?那父亲会率领着雍州百万雄军去为你收尸,一定会把你带回雍州,我会捏碎那些害你的人!”

“父亲,我能问你一些事情吗?”

“你说吧。”

“当年陇西,父亲是否真的杀了爷爷?”

一阵寒意袭来,柳万墨的内心颤了颤,“杀了。”回答的很干脆,他并不打算遮掩什么,这些事情迟早会浮出来的,一个人想和事实对抗永远都是徒劳的,“是我亲自把刀插入他的胸口,看着他鲜血直流,直至死去!我的父亲最后看我的那个眼神我一直记得,不会忘记。”柳万墨说完,眼神稍稍有些暗淡。

柳风眠却也没有异常的表情,他只是淡淡问道:“父亲真的下得去手吗?”

“下不去下得去都已经下了,一晃眼四十多年了,你要不说他都已经埋入我的心灵深处了。是呀,我的父亲离开我四十年了。”柳万墨抬起头看了看天空,“儿子,你不是父亲,你也不会成为父亲。若是有一天,我们父子俩真的也和我和我的父亲一般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那么只要你肯来,父亲也会让你刺上一剑,就像当初我的父亲一样。”

柳风眠的眸子低下,他说不出来现在是什么一种感觉,“他们说你杀死了本朝的功臣?”

柳万墨笑了笑,“有一天等你来到我这个位置你就会明白我的凛冽之寒了。人人都想要做这个位置,可是只有真正上来的人才知道为君者是这天下最不自由的人,最冷血的,最应该成为孤家寡人的人。”

柳风眠只是呆呆地看着父亲,他忽然觉得这两年来刻意疏远父亲似乎自己就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父亲。

“儿子,你知道为什么我要急着让你出去游历吗?”

“因为他们说儿子是长生圣子,会灭亡九家的天下。”

柳万墨摇了摇头,“这只是其一。如今九家分崩离析已经是迫在眉睫,九家共治早已名存实亡,不久之后整个九州都会成为战场,到时候谁家强大谁家就会夺得这天下!父亲老了,说不定哪一天就去了,但是风眠你却要继承父亲的位子,父亲要让你去游历,去变强大,去结交天下的高手,去扬我雍州的国威!父亲希望待到九州烽烟四起之日,你能够成为这九州的皇帝,让九州再次归于统一,九家共治七百多年了,这七百年来九州没有皇帝,柳风眠,你应该去做这个皇帝,你会是柳家的骄傲,你的名字将传扬四海,将超过九州的任何一位主君,到时候父亲就算已经不在这人世了,也会含笑九泉的,我柳万墨的儿子成了九州的皇帝。你说这样好不好?”

柳风眠轻轻笑了两声,“父亲觉得风眠有帝王之才?”

“有!父亲看人可从来都不会错呢!”

柳风眠笑了笑却不语。

城楼上旌旗随风飘扬,武士们挺直了身板,一辆马车停在长安城门前,身后站着百余骑,马车旁几匹马正在小步地转着,柳风眠骑着当年百里居送的那匹马,现在已经长得很健壮了,余阳骑着一匹黑马,身穿一身铠甲,飞云将军今日戎装上身真真是个将军了。琬琰也坐在马上,环儿、玉儿和鸳鸯也各自骑着一匹马,一声号角吹响,柳风眠的马率先出发,整个队伍动了起来,身后两匹马扬起灰尘追了上来,老人披着黑氅,兜帽罩在头上,少年穿着袄,却意气风发。

柳万墨背着双手站在城楼上,百里居站在其后,君臣二人只是这样默默地站着,看着远处扬起的尘土。忽然百里居说道:“百里泊如请旨送公子百里!”

柳万墨点头。

身穿白色铠甲的少年骑着一匹黑马带领着百骑冲出城门,又是一阵烟尘四起。

柳万墨低低说道:“此去愿他能够成长!”

“君上放心,公子定会如君上所愿!”

队伍行进中,忽然感觉大地震动,身后的城楼外扬起一阵灰尘,远远望去却看不清是怎么回事。只见余阳指着远处叫道:“看!”

只见那远处的那坡上的天际线却拉成了一个弧,百余骑雍州虎骑奔跑而来,那领头的白甲小将,英姿飒爽,身后的披风远远飘着。

陶缉熙低声说道:“百里泊如。”

柳风眠笑着说道:“泊如这个送别搞得有些盛大了!”一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世人知晓雍州乃是西边偏远之地,民风剽悍,今日雍州的大公子从长安出发游历九州,整个九州似乎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所有人都在猜测柳万墨此举究竟是要干嘛。

九家共治七百二十四年正月十六日,长安城外盛大的送别仪式,普通的老百姓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在那里猜测。那个羸弱的少年终于踏上了游历的大路,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一切都不得而知。只是这次游历,对于这位未来的皇帝的一生而言却至关重要。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