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斗蛙人穿越记 > 第一百一十八章.进小旗

我的书架

第一百一十八章.进小旗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1.

陶严已经从屠爷口中知道,大部分锦衣卫校尉使的是雁翎刀和柳叶刀。雁翎刀的刀身挺直,刀尖处有弧度,有反刃,因形似雁翎而得名,盛行于文朝,锦衣卫无论是官员还是校尉都会佩戴。柳叶刀,因刀的形状类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其通常用于骑兵和步兵上,文朝军队更多装备此刀。

粗一看,雁翎刀和柳叶刀形状差不多,都是又像骑兵的马刀,又像倭寇所用的武士刀,只是弧度往往没有倭寇武士刀那么弯曲。屠爷讲过具体分辨方法,刀身根部三分之二处开始向上弯曲的是雁翎刀,刀身根部开始弯曲的是柳叶刀。雁翎刀身弧度小,刀尖窄且略上翘,柳叶弧度大,刀尖部宽。

这时候典吏引着一人匆匆过来,只见这人四十四五岁上下,身穿一件样式相同的青绿色锦绣服,这一般是千夫长和百夫长平时所穿,王经理就马上从案几后面起身,到前面跪下磕头,然后对站在一旁的陶严说到:这是咱们杭州千夫所的千夫长华大人。

昨天屠爷才跟陶严讲过,在锦衣卫遇上高三级的官员第一次见面要磕头,陶严一听,也就跟着王经历跪在地上磕头。

这个是正正经经的下面人见上官的礼仪,华大人等他们磕完头就让他们起来,然后就问王经历:这个年轻人是谁?看上去倒也器宇轩昂。

王经历就介绍说:是京里调来的校尉,名叫,嗯,陶严,今天来报道的。

华大人很平易近人的样子,连连点头说到:不错不错,小伙子一看就是干锦衣卫的,身高体壮,不错。就安排到华业香他们那个总旗去吧。

王经历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这华业香是华大人的本家侄儿,看来华大人知道这个小校尉的来历,所以才过来特意打招呼的。

王经历就一边在冯维康百夫长下面的华业香总旗花名册上面添上陶严的名字,一边若无其事的问陶严多少岁了,老家是哪里的,父母长辈有没有在锦衣卫里面做事的。

陶严就按照义父的交待一五一十地回答,不过说的是父母双亡,也没有直系亲属在锦衣卫。

王经历见过的世面多,哪里肯相信陶严说的。华大人是什么人?就算是正四品的杭州知府过来,正五品的华大人都未必肯到府门前相迎。但是为这么一个锦衣卫最底层的小校尉,华大人亲自跑过来安排他的去处,而且专门安排到他的本家侄子那里,要说这陶严没后台没靠山鬼都不信,只是这陶严口风甚紧,并不炫耀背景来历,他也不便深问。

只是王经历也知道,如果陶严的靠山后台真得很硬很得力,不需要他自己敲锣打鼓到处说,上面的大人们自己都会替他安排好一切。尤其是他起步只是一个小校尉颇耐人寻味,王经历寻思,要么是这陶严的靠山要避人耳目,刻意在场面上搞得很正规,要么是靠山能力很强,哪怕只是一个校尉,想升他上去也易如反掌,根本不在意他起步的品级高低,王经历倒没想过,文第圃让陶严把锦衣卫底层了解清楚的本意。

王经历就对下面的典吏说到:我亲自送陶严到冯维康百夫长那边去,有公文等我回来再办。

在路上,王经历就给陶严介绍:咱们千夫所直接管着两个百夫长,各带着100名锦衣卫,就在旁边巷子里的院子里办公。

王经历带着陶严到了大门左边不远处的一条巷子里,进去就是个院子。这个院子的门跟平常人家的门差不多大,倒是旁边围墙那里还开着一扇很大的门,肯定是为了方便里面的锦衣卫骑马进出。因为刚才已经从那里冲出了六骑,上面都是身穿青绿色便服的锦衣卫。陶严估计院子的马厩也在那里。

院门里面站着一人,也是挎着雁翎刀,很显然与王经历彼此相熟,也没有行礼,就是点点头而已,看见陶严手上抱着的衣服兵器,明白是新进校尉,也没查问,就放他进去了。

两人穿过院子,进了里面的正屋,听里面的校尉说冯维康百夫长不在,王经历直接就把陶严带到了一个偏院,也就是下面的一个总旗那里。

这个总旗官或者总旗长,或者直接喊总旗也可以,下面各地锦衣卫的叫法不一,也就是华大人的本家侄儿华业香那里。

看来华大人的本家侄儿华业香已经收到风声,虽然说起来正七品的总旗比正八品的校尉高两级,中间还隔着一个从七品的小旗,但是平日里对着校尉颇为严苛的华总旗此时笑容可掬,见陶严长揖于地,居然起身还了半礼,然后和王经历一起亲自带陶严到安排的小旗去。

一个总旗按照标准是管着五十号人,一般来说只多不少,但是由于华总旗与百夫长冯维康不怎么对付,所以他的手下甚至还有缺编的,比如蒙大叶这个小旗加上他自己就只有九人。

一个小旗分了三间屋子,正房算小旗的办公室,左边这间就是大伙喝茶吃饭休息,右边这间有两张床,有时候需要夜间出动的时候,还可以在这里躺着休息一下。

华总旗向蒙小旗介绍陶严,陶严也就见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一般来说,到一个新单位,或者大学生分配或者转业干部安置,初见上司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不安,陶严也是一样。不过这个姓蒙的小旗官,一看就是一个忠厚之人,也没有架子,可能因为与他小的时候一直在莆田少林寺有关,佛门讲究众生平等嘛。

王经历自己那里还有一摊子事,华总旗也就是来认识认识陶严,两人把人交给了蒙小旗后都离去了,只不过陶严却从袖子里掏出了几个葡萄牙的埃斯库多金币,这种金币重3.35克,折合白银53.6克,也就是约合1.4两白银。他塞给王经历两个,王经历见过这种金币,知道一个就值一两多银子,就假意推辞了一下就收了。陶严给华总旗拿了五个金币,华总旗知道这陶严是有来历的人,虽然远房堂叔不肯说明白他的具体来头,但华总旗能猜到来头不小,所以坚辞不受,但拗不过陶严还是接下来了,要是普通校尉送礼他早就收下了。只是随便见第一面,陶严就送7两银子,华总旗心里知道这年轻人家里肯定银子不少,有权又有钱,以后必定飞黄腾达!

等华总旗和王经历离开,蒙小旗就带着陶严认识一众同事。

校尉万胜智,这是一个四十好几的老锦衣卫,看见陶严作揖行礼也是爱理不理的,从鼻孔里哼里一声,有些摆架子。本来他也没有任何职务,就是单纯的老兵看新兵不顺眼的感觉。他就是单位上俗称的老板凳,或者部队里面的老兵油子,资格老,又跟部门领导混熟了,领导也不好批评他。

校尉金泰达,比万盛智小着几岁的一个中年人,看相貌与香港电影里面的金牌配角林雪一样,给人一种有些痴肥的感觉,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真的很难相信他能当一个锦衣卫校尉。

另外六个校尉:海南高、余其澈、洪业固、韦尔上、龙池科、易天顾都是二三十岁的汉子。

陶严一看自己只能算是新丁了,因为没有20岁以下的。

小旗官蒙大叶倒也没有因为华总旗和千夫所的王经历亲自陪同陶严过来,就觉得陶严有什么特殊之处。等华总旗和王经历离开之后,他就对陶严说:今天也没什么事,你就带着发给你的东西回去休息吧。明天早上再来,记住,早上卯时一刻必须到,百夫长在意这个。

陶严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点卯”了,不过第一天认识同事,他当然不会就此回去,看时间离中午也不远了,就提议请大家到杭州比较出名的一家酒楼,离这里也不远的奎元楼吃一顿。

几个年轻的校尉纷纷叫好,本来小旗官说不要让陶严破费了,但是几个年轻校尉一闹也就同意了,这时候那万盛智道:中午当值不能饮酒,万一被百夫长看见又要责骂大伙,但是不喝酒又不尽兴。

陶严听明白了,姓万的这老校尉是个贪杯之人,想喝酒又怕责罚,就说到:这倒好办,我先把东西拿回府里,收班的时候先在奎元楼订好桌子,等诸位前来。

万盛智就变了笑脸:嗯,还是晚上好,也不用担心下午有事。

陶严临走的时候,给每个校尉送了一个金币,嘴里说到:小玩意,拿给小孩子玩。

给蒙小旗则是两个金币,这种时候千万不能一视同仁,一定要让领导知道心意更重,这是孙掌柜教的。说实话,陶严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不懂这些人情世故,现在总算有懂的人给他补课了。

2.

陶严一走,屋子里面九人就在议论纷纷,这陶严出手阔绰,初次见面人人就是一个金币。这干锦衣卫的都有见识,不要看这么一个小小的金币,要值一两多银子的。大文朝锦衣卫小旗的年俸禄为42两白银,总旗的年俸禄也才45两白银,一个月的俸禄还不到四两。刚才看见陶严追出去送华总旗和王经历,肯定也送了的,也就是轻轻巧巧出手就是二三十两银子送出去了,这陶严家里那不得是家财万贯?

万胜智就撺掇着金泰达出去摸摸陶严的情况,这金泰达是杭州本地人,眼线众多,他就偷眼看去,蒙大叶却不动声色。金泰达就明白他也想知道陶严的底细,就说要上茅厕溜了出去。

过了半个时辰金泰达就回来了,召集大家围坐成一圈,轻声把他打听到的说给大伙听:这个陶严来历不简单,老家是四川的,父母双亡,从小却在西洋海船上长大,说话做事与我们大有不同。这小子几个月前,在舟山那边打捞沉船,据说有几万两银子到手。

这几万两的数字一说出来,旁边众人全部瞪大了眼睛,连蒙大叶都大吃一惊,有几万两?

几个校尉都不相信:不说别的,有几万两银子身家还干什么锦衣卫,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也用不完。再说了,就是当锦衣卫,给上面大人送上大笔银子,怎么着也不可能当校尉吧?

金泰达也不明白陶严为何当个小小校尉,但是对他的家产是有数的:我就知道你们不相信,我告诉你们,陶严的宅子就在清河坊东头,是一出四进四出的大宅子,厉害吧。

众校尉都倒吸一口气:清河坊街面上的宅子可贵,还四进四出的大宅子?

金泰达又看了众人一眼然后说道:我找衙门里面的人打听过,这陶严在城外飞虎山还有一座大庄园,你们猜有多大?

万盛智就迟疑道:几十亩顶天了吧?

金泰达说:几十亩?整座飞虎山都是陶严买下来了,还是红契,山下几千亩良田全是姓陶!

大伙更是不敢相信,只是这金泰达出了名的会打听,又不敢不信,万盛智喃喃道:没听说杭州有姓陶的大盐商呀,难道是扬州那边搬过来的?莫不是真的海里捞上来的几万两银子?

金泰达想了想,还是觉得该给大伙提个醒,看看门外没人,就低声说到:你们知不知道?这飞虎山的地都在官府手上,经手买卖红契的杭州知府衙门一应人等,个个不敢收银子再办事,据说就是咱们锦衣卫的人出面跑的。

金泰达拿手指往天上指指:可不是咱们总旗或者百夫长能做到的,搞不好是镇抚司衙门里的人。

妄议上官之事,搞不好就惹出麻烦,蒙大叶咳嗽了一声,大家马上一哄而散。

今天下午运气好,没有外派的差事,大伙好不容易捱到散值,就骑马的骑马,步行的步行,往那奎元楼去。

陶严早候在奎元楼了,菜都备好,只等客人到了下锅。陶严见几人围着蒙小旗一路走过来,就引大伙上楼上的包厢,再把伙计叫来泡上好茶,把菜单报给蒙小旗:东坡肉、龙井虾仁、西湖醋鱼、虾爆鳝面、蜜.汁火方、干炸响铃、鸡汁银雪鱼、蟹黄鱼丝、片儿川、再烧了一只鸡,清炖一只鸡,羊腿还上了一只。

蒙小旗听说上了两只整鸡外加羊腿,连说够了。

酒是好酒,菜是硬菜,大伙喝了个尽兴而归,陶严也与大家混熟了。
sitemap